教学名师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名师 >> 正文

省级教学名师—刘伟韬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0日 09:00点击:


刘伟韬,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副院长,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9月至19917月在原山东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919月至19947月在原山东矿业学院特殊开采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获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一直在山东矿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19947月至19977月,在原山东矿业学院特殊开采研究所任助教;19978月至20029月,在山东科技大学资环学院任讲师;200210月至200912月,在山东科技大学资环学院安全工程系任副教授、副主任;20101月至20161月,在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任教授、系主任;20162月至20201月任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并晋升二级教授;20202月至今任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矿业工程学科教授、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副院长。 其中,20023月至20061月,师从中国工程院武强院士,在职攻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博士学业。

从教近30年来,无论在教育教学岗位上,还是在科研岗位上,始终坚持为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开设专业课程,主讲矿井特殊开采、矿井水害防治、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矿山通论、应急救援与事故调查等多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并坚持承担本科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任务;主讲矿井灾害防治理论、矿山安全技术、灾害预测与防治理论、灾害控制理论与技术、安全科学方法等多门硕士生、博士生课程。指导博士、硕士等各类研究生80余名,已毕业并获得学位65名。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始终坚持传道授业的立身之本,勤恳教书,踏实育人,始终坚持教学推动科研进步、科研反哺教学发展的教学、科研有机统一,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及研究成果。

任教以来,先后主编《矿井水害防治》(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矿井特殊开采》(煤炭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教材、参编《矿井通风与安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教材,出版《深部开采断裂滞后突水机理及数值仿真技术》(煤炭工业出版社)、《深部开采预防巷道滞后突水技术与实践》(科学出版社)等著作。先后主持和重点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合作项目、973前期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基金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和技术服务型课题80余项。主持项目《煤矿深部开采突水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煤炭高等教育、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

名师心得

始终以培养学生为工作第一要务,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学过程中坚持潜心钻研教学方法和探索教学艺术,正确引导学生立足现实,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努力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围绕教学大纲要求,增加创新性教学内容,让学生们了解身边的科学成果和科研过程,增加感性认识,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内容更新及教学方法改革有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1.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构建以满足矿山安全需求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中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和实践型安全技术人才。围绕兄弟院校培养经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毕业生问卷反馈三个方面和层次了解当前对矿山安全技术人才的需求现状和需求特点,为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奠定基础。同时在制定培养模式中,积极吸收和借鉴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和普遍性的认证体系标准,参考我国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建立符合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2.以行业大安全培养要求为基础,依托学科平台优势,实现具有行业特色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重点研究在大安全背景和基本素质要求下,针对定单类普通类两类人才培养目标,如何依托并充分发挥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平台及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势,突出矿山安全人才培养的行业特色,在培养具有矿山安全专业人才基本素养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特色的安全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3.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群及相关的管理体系,满足不同阶段培养目标的需要。改革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实践环节,尤其是实践环节中实习基地建设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缺少长期性和共赢性的不足,针对学生不同实习和实践需要,进行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不同层次的教学基地群,同时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管理以及维护提出新思路,探讨不同合作模式,确保与实践教学基地实现长期共赢的良好局面。

经过多年持续的教学改革与建设,改革内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都得到了验证,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主笔完成的《面向行业、强化创新-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162018.12),主持完成的《新工科背景下采矿工程传统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全国煤炭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92020.12)、《产教深度融合,多元协同育人-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获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一等奖1/102022.2),教学研究成果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与示范作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带领教学团队在创新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寻找和发现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新方法、新理论,以创新精神构建和完善应用型教育体系,努力培养一支年龄梯队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且热爱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

名师寄语

为大学生搭建实习实践校企合作平台,让学生们可以真正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实现理论教学与现场实践的完美结合,让课堂知识活起来动起来,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工具,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实验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名师名言

实实在在为学生成长、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做点事情,科研搞好、教学不丢,这既是初心,也是使命。

勤恳教书,踏实育人,用心浇灌未来,在付出中收获芬芳;永葆一颗不断进取的年轻初心,不断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个人智慧与力量。

所获荣誉

先后主持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面上项目、全国煤炭行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获批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建设项目和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群项目,获批山东省教育系统劳模和优秀人才创新工作室。带领安全工程专业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并于201220152018年三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课程负责人建设完成的《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线下课程获批“国家一流课程”。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第八届教学成果特等奖、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全国煤炭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以及山东科技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

个人先后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青岛拔尖人才、中国煤炭教育先进工作者、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指导教师、"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高校学生实践作品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青岛市教书育人楷模、山东科技大学最美教师及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5年,指导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全国高等学校学科竞赛等比赛中获奖10余项;指导研究生获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8项。培养的60多名研究生,多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毕业后多人成为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领导和生产单位的技术骨干,大部分已成长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