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等级 |
主持人 |
参与人 |
获批时间 |
1 |
安全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
国家级 |
程卫民 |
安全工程专业全体教师 |
2020 |
2 |
环境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
国家级 |
周刚 |
环境工程专业全体教师 |
2020 |
3 |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
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 |
程卫民 |
刘震,刘音,刘伟韬,周刚,胡相明,辛林,倪冠华,李超,马有营 |
2018 |
4 |
“双一流”和“双万计划” 背景下安全学科-专业-课程协同建设机制研究 |
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 |
刘 音 |
程卫民、刘 震、黄冬梅、辛 林、孔 彪、刘国明、陈金射、陈海燕、陈 静 |
2020 |
5 |
工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培训与实践 |
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 |
陈海燕 |
刘伟韬、谢景娜 |
2018 |
6 |
基于“3D+VR”技术的化工安全专业实训课程体 系建设与实践 |
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 |
刘 音 |
黄冬梅 杨文宇 |
2019 |
7 |
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
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 |
黄冬梅 |
2019 |
|
8 |
实用化工安全课程体系建设 |
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 |
胡相明 |
贺正龙 辛林 |
2019 |
9 |
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安全+”人才培 养模式探讨与实践 |
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 |
刘音 |
张升堂 黄冬梅 |
2019 |
10 |
环境工程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及课程思政教育探索研究 |
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 |
张文睿 |
2019 |
|
11 |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
校级群星计划 |
刘 音 |
刘 震、辛 林、黄冬梅、倪冠华、蒋力帅、李威君 |
2018 |
12 |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校级群星计划 |
陈海燕 |
刘伟韬、周 刚、孟祥豹、张新燕、徐翠翠、徐春晓 |
2018 |
13 |
高校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动态分析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
校级群星计划 |
吴立荣 |
曹庆贵、陈海燕、于岩斌、聂 文、崔向飞 |
2018 |
14 |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和试题库建设 |
校级群星计划 |
赵文彬 |
杨文宇、张新燕、孟祥豹、蔡海伦、赵 超、宋 蕾、刘 晴、芦继宇 |
2018 |
15 |
环境科学专业创新团队构建 |
校级群星计划 |
薛建良 |
2017 |
|
16 |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开放式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校级群星计划 |
胡术刚 |
曹晓强周广柱薛建良张文睿高宇 |
2016 |
17 |
环境化学类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
校级群星计划 |
肖新峰 |
胡术刚、薛建良、张文睿、高宇、唐小玲、王金凤、张燕、乔延路 |
2019 |
18 |
环境类低年级大学生科研创新模式研究(QX2018M43)-群星计划 |
校级群星计划 |
曹晓强 |
2018 |
|
19 |
“双一流”和“双万计划” 背景下安全学科-专业-课程协同建设机制研究 |
校级群星计划 |
刘 音 |
程卫民、刘 震、黄冬梅、辛 林、孔 彪、刘国明、陈金射、陈海燕、陈 静 |
2020 |
20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平台下安全工程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研究 |
校级群星计划 |
周 刚 |
杨文宇、苗雅楠、徐翠翠、董晓素、孙 彪、贺 敏、亓冠圣、王 勇、俞 凯 |
2020 |
21 |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环境工程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研究 |
校级群星计划 |
胡术刚 |
曹晓强、周广柱、薛建良、张文睿、陈 平、牛海丽、曹 曼、胡国栋、王 欣 |
2020 |
22 |
新工科背景下”科教相长、虚实结合、思学创并重“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安全工程专业为例 |
校级群星计划 |
陈 静 |
刘 音、陈海燕、孙 彪、王 相、周鲁洁、俞 凯 |
2020 |
23 |
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与实践 |
校级群星计划 |
黄冬梅 |
陈海燕、李威君、刘 音、俞 凯、贺 敏、高春景 |
2020 |